欢迎访问 首页
中德关系 使馆简介 领事服务 留学德国 新闻服务 中德经贸 科技创新
 
首页 > 热点专题 > 防治各类疫情
上海SARS研究获重大进展
2004-04-23 16:56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学联合攻关课题组,经过一个多月日夜奋战,对上海首例临床确诊为传染性非典患者的咽试子标本经多种细胞培养,终于分离出冠状病毒样颗粒,并经鉴定已排除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此表明SARS研究已迈出坚实一步,并取得重要成果。

    经专家考证,此次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元凶”系一种人类尚未认识的新型冠状病毒,它与以往冠状病毒核酸64%相同,36%不相同,目前已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与牛、老鼠身上的冠状病毒很相似,而不像人身上的冠状病毒。此次冠状病毒样颗粒分离成功,将对病毒的变异、病毒的特性、在人群中的流行规律、早期诊断方法,以及为防治药物的筛选、动物模型等研究提供坚实基础。

    另据7日来自中科院上海分院的信息7日,抗击“非典”科研攻关中的一些项目日前已取得进展。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建立快速跟踪世界上各研究室攻克“非典”药理、药物研究进展的信息体系,加速设计新的药物分子,开展药物筛选专题攻关,近日已筛选出首批10种具有抗炎抗病毒的活性化合物,并送国家药物筛选中心对其作进一步的细胞水平的筛选。

    重组人干扰素a--2b喷雾剂,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防治“非典”临床试验的药品,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学研究所刘新垣院士获悉后,立即在自办的高科技公司组织24小时连续生产重组人干扰素a--2b,愿意向上海市无偿提供10万支a--2b干扰素,作为战胜“非典”的战略储备药品,用于提高抗病毒性疾病的免疫力。

    快速切断“非典”病毒传染源,测量患者的体温是必须的环节之一。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红外非接触式体温测温仪,日前已正式推向市场,并有10台安装在上海主要高速公路道口。它不需接触人体,能快速测量过往行人的体温,发现体温超过正常指标者迅速“拦下”,以便作进一步健康检查。目前全国有50多个单位定购1.5万套此类测温仪,上海技物所正加紧生产,并迅速开发第二代便携式体温检测仪。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从生物信息学、快速诊断、疾病治疗以及新方法和新药物研究等方面抗击“非典”,目前正在进行3个重大专题攻关:研究快速诊断SARS病毒,以求改进现有的诊断方法,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寻找早期的诊断方法;研究SARS的发病机理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免疫学特征,并针对SARS的临床病程的不同阶段的免疫状况,提供免疫学临床治疗方案;研究遴选抗SARS病毒的中药验方或中药有效成分,从现有的抗病毒药物中筛选抗SARS病毒的药物,供临床治疗使用。

    为早日拿出攻关成果,科研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出入疫区采集病毒样本,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参与攻关的科研人员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经过连续几天的日夜奋战,某些单项研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药物研究所筛选抗“非典”药物也有了进展。研究人员从有抗病毒活性的化合物中针对性筛选抗SARS的成分,已收集到一些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的中药材,并已重点确定了一些中药,正着手进行临床试验。在药物设计方面,拟定了蛋白质结构模建和药物设计方案,已获取1000多个抗病毒药物的结构、活性和靶点的信息,并在建立蛋白质结构数据库,对现有抗病毒药物进行筛选。这个所同时与全国一些科研院所合作攻关,正在寻找治疗和缓解SARS病人症状的药物。

推荐给朋友
  打印